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——汽車芯片自主創新與產業發展專題論壇召開
7月9日,由中國科協主辦,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承辦的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“汽車芯片自主創新與產業發展”專題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。
會議現場
本次會議聚焦國產芯片產品設計創新、芯片工藝進展、芯片檢測與產業應用等熱點話題,邀請來自一汽、東風、長安、廣汽、北汽、長城等整車企業,以及國內芯片零部件、操作系統、芯片測試、高校院所等產業鏈各環節80余位專家展開深入交流,探討國產汽車芯片關鍵技術發展路徑,推動建設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。
中國兵裝公司原首席科技專家、長安汽車研究院原總工程師 汪正勝
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趙立金
會議由中國兵裝公司原首席科技專家、長安汽車研究院原總工程師汪正勝主持,演講環節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李兆麟、廣汽研究院芯片應用技術總監辛聰、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芯片測評研究中心主任周昕;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盛敬剛;思瑞浦微電子科技(蘇州)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業務拓展經理猶家元5位專家做專題報告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趙立金出席本次會議。
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 李兆麟
李兆麟以《我國汽車芯片產業現狀與未來展望》為題,他指出我國汽車芯片產業需求旺盛,但供應呈結構性短缺,高端芯片依賴進口,國內企業占全球市場份額低,自給率不足15%。面臨地緣政治限制、產業成熟度不足、高端芯片卡脖子、行業內卷等挑戰,未來需依托市場規模與政策支持,聚焦大模型、Chiplet等技術,強化標準引領與應用評估,推動汽車芯片的產業協同發展。
廣汽研究院芯片應用技術總監 辛聰
辛聰以《構建安全可持續的汽車芯片應用生態》為題發表演講,廣汽集團以構建安全可持續的汽車芯片應用生態為目標,重點建設數字化信息管理、芯片準入評價、零部件全棧自研、聯合實驗室四項基礎能力,推進“整車-控制器-芯片”聯動驗證平臺、本土化零部件供應鏈、“技術合作開發+投資合作”雙軌并進戰略三大舉措,系統提升汽車芯片供應鏈安全水平,并在未來圍繞前瞻研究、制造牽引賦能產業、構建生態等多維度開展汽車芯片產業工作,進一步增強產業鏈的韌性與穩定性,為我國汽車產業的自主可控發展筑牢根基。
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芯片測評研究中心主任 周昕
周昕以《車規芯片高可靠測評范式及行業實踐》為題發表演講,當前芯片測評向著更精準、高效、多元化的方向發展,先進制程和先進封裝對車規芯片可靠性帶來諸多挑戰,包括設計、工藝復雜帶來的錯誤概率、缺陷密度增加、集成度高導致的電子遷移增加、新材料的材料疲勞等問題,這就需要針對車規芯片全生命周期進行質量管控,從前端的DFR的設計到產品的AEC-Q可靠性測試,在測試中發現失效問題并及時反饋給研發端,從而提升芯片設計和制造能力。最后針對嚴苛驗證、特性測試、失效剖析等分析策略及實踐案例進行了分享。
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盛敬剛
盛敬剛以《國產高端車規MCU突圍之路》為題發表演講,目前國內在BMS主控、車身控制等領域國產MCU進展成果顯著,高端汽車MCU市場(如動力總成MCU)仍然被國際大廠壟斷,主要面臨車規工藝、認證體系、軟件生態等技術壁壘。國內紫光同芯、芯馳科技、國芯科技、東風等企業積極應對挑戰,推出多款產品布局高端MCU,并通過RISC-V、功能安全等方向的努力鞏固突圍成果。未來將聚焦差異化技術路線,根據車企需求進行架構創新和軟硬件協同設計,并與國內EDA廠商、晶圓代工廠開展深度合作,構建產業鏈協同生態。
思瑞浦微電子科技(蘇州)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業務拓展經理 猶家元
猶家元以《模擬類國產汽車芯片產品技術進展》為題發表演講,詳細介紹了放大/比較器、數模轉換器、接口芯片、驅動芯片、開關芯片、電源芯片等模擬類芯片的國產化技術進展與產品情況,他指出模擬芯片的創新并非同計算芯片一樣受限于先進制程,更強調單芯片的性價比,通過對分立方案的集成體現經濟性優勢,此外通過對芯片產品功能安全的合理設計,能夠實現系統更高等級的功能安全,從而打破高功能安全芯片需求的困境。
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副總經理 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 鄒廣才
研討環節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副總經理、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鄒廣才主持,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李兆麟、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主任工程師雷鵬、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許艷華、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海峰、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蔣漢平、仁芯致遠(杭州)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黨偉光、北京地平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經理張艷梅、廣東鴻翼芯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聯合創始人王敏,圍繞國內汽車芯片產業技術難題、車企“造芯”、第三代半導體規模化應用、48V電氣架構變革、大模型上車需求與挑戰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。
研討專家
專家們認為當前國產汽車芯片產業在軟件工具、IP核、測試驗證等方面仍存在較大挑戰,需要產業鏈各層級的深度融合與生態共建,車企與芯片企業應當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機制;車企作為芯片應用方能更精準定位產品需求,這是車企“造芯”的優勢,但自研芯片投入資源巨大,產品只有回歸行業市場才能有效推廣;碳化硅芯片上車目前主要存在可靠性和短里程失效問題,是從材料到模塊再到整車應用的系統性問題,需要全產業鏈從技術體系角度進行梳理解決;芯片研發要注重路徑創新,要在功能、架構等方面尋找突破口,避免受制于國外先進制程的技術封鎖;大模型上車對芯片算力和存儲帶寬提出更高需求,可以通過制程演進、能效提升、數據精度優化、存儲架構優化等手段實現突破,此外基于Transformer的軟硬協同設計也是必要的;48V系統當前已具備功耗需求和成本優勢,需要車企對相關芯片提出需求和引導,共同推動產品實現。
會議結尾由汪正勝總結。他指出我國是汽車大國,距離汽車強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汽車芯片最為關鍵。構建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、鑄就共贏共享的發展格局,需要久久為功的韌勁。國內企業要在技術創新上持續攻堅,突破關鍵領域瓶頸;在產業鏈協作中擰成一股繩,于融合中凝聚合力,才能讓整個行業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穩步向前,行穩致遠。
本次會議的召開,為中國汽車芯片產業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協作平臺。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共話技術突破路徑、產業協同模式,凝聚起自主創新的共識與合力。期望產業鏈上下游持續深化合作,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- 大家都在看
-
1
中天時代鎂業有限公司加入中汽學會團體會員
-
2
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無人系統安全員培訓在福州大學召開
-
3
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——加快氫能產業低碳化、高質量、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召開
-
4
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無人系統安全員培訓在福州大學召開
-
5
關于開設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科創展區的通知
-
6
關于舉辦2025(第三屆)“問界杯”汽車智能制造場景創新挑戰賽的通知
-
7
關于舉辦2025高校智能電動車輛核心課程師資培訓(暑期班)的通知
-
8
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——汽車芯片自主創新與產業發展專題論壇召開
-
9
CSAE行知學院7月15日青年學術前沿論壇日程發布:如何平衡汽車新技術、產品迭代需要與乘員安全保護的訴求
-
10
關于舉辦2025國際汽車數字化與智能制造大會的通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