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 “動力電池技術創新與應用”分論壇成功舉辦
7月5日,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專題論壇 “動力電池技術創新與應用” 在中國科技會堂順利召開。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,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承辦,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、同濟大學汽車學院、《汽車工程》期刊共同支持協辦。
本次會議的學術主題,涵蓋電池安全性研究、電池材料研發、電池管理系統技術、動力電池回收與利用等多個研究領域。來自國內各大高校、重點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,深入探討動力電池安全與材料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產業應用趨勢,推動動力電池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。
論壇由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戴海峰主持。上午,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進華出席論壇并作致辭發言;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出席論壇做主旨報告;清華大學副教授李哲,中科院物理所博導吳凡,清華大學助理教授任東生,哈爾濱工業大學現教授呂超,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賀益君,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魏中寶,江蘇大學教授王麗梅,西安交通大學科研院副處長、教授徐俊分別作邀請報告。
下午,由上海理工大學講師郭東旭,四川輕化工大學教授王春,中國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夏本正,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翔分別做邀請報告;此外,在清華大學副教授馮旭寧主持的圓桌討論環節,河北工業大學教授吳曉剛,暨南大學副教授吳偉雄,湖南大學副教授黃沛豐,吉林大學副教授張天時,清華大學助理教授任東生,圍繞動力電池材料創新路徑探討、低溫環境下動力電池充電與續航優化策略、高溫熱失控風險防控與安全管理體系構建三個議題進行了討論互動。
在動力電池材料創新路徑議題中,專家們深入探討鈉電池、固態電池、半固態電池的優缺點,并針對短板提出了電池材料的改進方向;在低溫環境下動力電池充電與續航優化策略議題中,針對低溫下鋰枝晶產生問題,專家們研討了脈沖加熱、在線檢測、熱管理、相變材料等解決方法的可行性;在熱失控風險防控與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議題中,專家們提出,電池安全保障需從多維度考量,包括材料/元器件/系統的遞進角度、氣體/液體/固體的氣液固三相角度、本征/主動/被動的體系角度,進而在不同層級及維度上對熱失控防護展開了深入探討。
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,為動力電池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。通過深入探討技術創新與應用難點熱點問題,加強了各研究方向的溝通與合作,將共同推動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邁向新的更高臺階,為中國能源的轉型做出重要貢獻。
- 大家都在看
-
1
2025Energy Meter Instruction version 1.0
-
2
關于舉辦2025(第三屆)“問界杯”汽車智能制造場景創新挑戰賽的通知
-
3
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無人系統安全員培訓在福州大學召開
-
4
方程式硝煙再起,諸強遠征海外
-
5
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工信裝備研究院副總監安婷婷:《新能源汽車品牌發展趨勢與品牌評價研究》
-
6
關于召開《汽車用球柵陣列(BGA)封裝破壞性物性分析試驗方法》團體標準啟動會的通知
-
7
關于開展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“奇遇未來·智見新聲代”汽車科技新媒體主播賽項的通知
-
8
關于舉辦2025國際汽車數字化與智能制造大會的通知
-
9
CSAE行知學院7月6日青年學術前沿論壇日程發布:智能車輛測試場景設計與控制策略優化的融合發展
-
10
數智驅動?博引未來 第三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博士生學術論壇在同濟大學成功舉辦